本土器械能否借政策东风发力?
发布日期:2015-05-16 00:00 作者: 来源:http://www.yzya.cc 点击:
国家卫计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,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国产医疗设备进行公开遴选,并形成优秀产品目录。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国家政策对国内器械企业的倾斜,长期被外企分割的国内医械市场格局有望改变,然而,政策的调整固然为国产器械带来相关的推动,但实际的市场状况下,国产器械究竟能否在这个本土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呢?
蛋糕虽大 本土企业难突围
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高端医疗市场,《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》数据显示,中国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已达到1200多亿元,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工业总产值约为1800亿元,2000-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1.3%,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3000多亿元。然而,面对这块大蛋糕,国内的医械企业并没有把握好这种机遇。其中,约80%的CT机、90%的超声波仪器、85%的检验仪器、90%的磁共振设备、90%的心电图机、90%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%的睡眠图仪市场,均被外国品牌占据。
虽然国家鼓励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创新意图明显,然而就目前本土医疗器械产业存在问题来说,发展前景依旧不容乐观,起码在市场格局分布这块,本土企业无法在高端市场上获得一定份额。而国内企业目前的研发问题也是症结所在。如国内企业做研发常常是短期行为,看到市场什么产品做得好,就想立刻去仿,他们习惯在仿制中创新。但是,想要有所突破,想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,就必须有原创的技术。
因此,国内企业在高端医疗设备上依旧无法对外企造成冲击。“中国70%以上的市场都被外资牢牢占领了。从认知度、市场份额和技术层面,他们都有绝对优势,就算政策倾斜,影响也不会太大。”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表示。
要借东风 更要认清市场需求
对于相关的政策,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,这一方向的引导政策出台是必然的。目前国内医院用的大型医疗设备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,最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企业的技术达不到。而纯靠其自身实力追赶,由于国内研发底子差、资金少,单点突破就较难。
在政策上,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不必给予国产企业过多的‘溺爱’。政策的倾斜容易造成一些国产品牌的停滞不前和质量下降,本土企业的发展更应该看重市场,而不单单靠政策的倾斜。而从目前大的市场状况上看,gps三家公司(指ge、philips、siemens)占据了国内7成医疗器械市场,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把握才是王道。对于一个行业来说,规则的制定是很重要的,国内起初制定规则的时候,国外公司由于有着丰富经验往往会协助参与制定,并通过强大的公关能力影响决策,有些当年看似有道理,但现在回过头来看,却十分不利于国产品牌发展壮大,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了民族品牌的羁绊。
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直言,企业要发展不能靠政策,要看产品本身说话。“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从以前只生产低端产品,到后来的代工、配件,现在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核心技术。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,但市场营销的能力不够,推广方面很成问题。很多企业习惯了用推广低端产品的方式来推广高端产品,没有把握其中区别使其吃了很大亏。”
资讯来源:由 清创缝合换药包 扬州永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转载